2025年1月21日,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召開的2024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重金屬部主任段紹甫一同回答了媒體記者和企業代表的提問。以下為問答錄。
新華社: 2024年有色金屬規上企業利潤總額預計突破4000億元,能否從歷史發展、行業趨勢等維度談一談這一數字背后的意義。
答:謝謝您提的問題。2024年,有色金屬規上企業利潤總額預計突破4000億元,并有望創歷史新高。全年規上有色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8.9%,比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3.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GDP增長,為我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做出了有色貢獻。
從歷史發展看,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后,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率先與國際接軌,產品價格與國際市場同步,企業現代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進入新世紀,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進入了規模擴張最快、經濟效益最好、技術進步最明顯、國際合作最廣泛、綜合實力增強最顯著的新發展階段。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在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等方面的工作更加扎實、改革更加深入、效果更加顯著,成績更加突出,并完成向世界有色金屬工業大國的跨越,邁出了由大向強轉變的高質量發展步伐。2023年有色金屬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與2013年相比,增長了51.3%,年均增長4.2%,比同期全國規上工業利潤增速高出2.2個百分點。這一成績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我國幾代有色人,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辛勤耕耘、不斷奮斗的結果。
從行業趨勢看:2024年1-11月,我國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冶煉業、合金制造及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占行業總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2.5%、55.3%、22.2%。分品種看,鋁產業實現利潤占有色行業總利潤的41.8%,銅、黃金、鎢鉬行業實現利潤占行業總利潤的38.7%。其中,鋁冶煉、鋁加工實現利潤分別占有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合金制造及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的56.5%和47.0%。這組數據,也反映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主要品種如鋁銅等產業呈現出了積極發展趨勢,黃金、鎢、鉬等稀有金屬等因其特殊的應用領域需求也呈現了較好發展態勢,有色行業2024年能夠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是黨中央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國家擴大內需政策支持的結果,也是全體有色人努力拼搏奮斗的結果。
一是電解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功保障了有色金屬工業持續向好發展。鋁產業資產、收入占有色全行業的40%左右,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絕對基本盤。2017年4月,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確定了4500萬噸合規產能“天花板”改革方案。改革前,我國電解鋁行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和惡性競爭問題,鋁行業連續多年虧損。改革后,通過明確的產能控制目標、嚴格的執法監管、產能置換與兼并重組同時推進等措施,電解鋁行業的供需矛盾得到了有效緩解,在控制有效供給的同時,著力擴大有效需求,行業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同時,綠色低碳理念的強化、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引領也為電解鋁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電解鋁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的成功,為我國近年有色金屬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其他行業的市場化法治化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有益經驗和借鑒。
二是為保障新能源汽車、動力及儲能電池、光伏等“新三樣”產業快速發展,有色金屬產業規模持續增長。隨著全球綠色低碳經濟的加速轉型,以及長期多年來的持續技術攻關,我國“新三樣”產業實現了高速發展,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做出了貢獻。有色金屬作為“新三樣”產業最重要的原材料,有色人通過多年持續技術創新、“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等多措并舉,攻堅克難,解決了“新三樣”發展所需原料供應卡脖子難題,支撐了“新三樣”產業高速發展,也帶動了我國銅、鎳、鈷、鋰、硅等產業規模的較快速度增長,化解了房地產下行導致有色金屬消費減少的不利因素,為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運行提供了消費支撐。
三是行業科學技術創新正成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近年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堅持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國家戰略導向,圍繞行業重大需求,通過產學研用聯合攻關,行業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同時加快工藝革新、數字化轉型及科技成果轉化,行業重點骨干企業主體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相關科技創新成果和應用實踐,在推動行業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正驅動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轉型升級。
四是國家系列政策實施為有色金屬行業穩步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2024年,國務院出臺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等系列政策,鼓勵企業進行設備更新換代并推動消費品的升級,這不僅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也有效拉動了有色金屬消費需求。特別是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推動了家電、汽車等消費品的更新,帶動了鋁、銅等主要有色金屬材料消費。國家政策的精準引導和有效實施,確保了有色金屬行業在結構優化、產業增長和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穩步前行,為行業發展向好的持續態勢提供了堅強政策保障。
未來,有色金屬行業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加快推動有色金屬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等新質生產力做好材料保障,為把我國早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有色人的貢獻。